首页
1
最新文章
2
活动
3
20210101 个案分享~杨玟芯 高雄南霸天-金矿咖啡4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3A时代-对流通百货业的冲击 即将开始!研究部经理 杨晸宇   20230801              2023 AI时代的来临,对流通百货业、量贩业、超商、生鲜量贩等是一个质变的开始。            从未来物流研究所2022年的调查(如下文),相关业者在2024/1Q 市调2023的成绩出来时,受AI科技行销及直接媒体通讯、支付技术平台、人类行为HBC改变,预计市场分额改变会更加明显。(本社研究部20230801)百货龙头新光三越、SOGO市占率都衰退⋯哪间百货公司崛起最快? 撰文者:未来流通研究所  2023.07.24 摘要1.台湾最新产业市占率调查显示,超市及量贩业态已形成实质合并;综合商品零售业已成各项零售业中,集中度最高的产业。2.疫情以后,百货业是复苏力道最强劲的综合零售业别,2022年营业规模年增15.2%至3946亿元新高。但百货龙头新光三越、SOGO百货,市占率皆微幅衰退。3.超商产业规模2022年年增5.7%,业者朝跨业经营、开创多型态的生活服务。超商前两大业者统一超商与全家便利商店,2022年合计市占率突破70%。4.市占率」不仅详实反映产业版图结构,在以规模经济为核心策略的零售产业中,更是评估企业竞争优势变化的关键数据。 2022年,台湾零售产业於疫情爆发后,首度迎来全次产业别正向成长。各家企业在疫情期间、疫情后的发展与布局,具体展现在市占率变化上。本文汇整零售和电商产业的经营数据,结合各家企业在台湾的年营业额,并访谈多位产业资深专家,归纳产业动向与发展趋势。此外,在跨业购并及多样化店态合并经营下,台湾超市及量贩业态已形成实质合并,因此本年度研究首度合并调查及计算超市及量贩业态市占率。统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合计市占率,首度突破70%2022年综合商品零售业展现出两项显著趋势。首先是超市及量贩业态的实质合并:大型零售集团加速综合零售业态的跨业整并,除了强化规模经济的优势,亦大幅拉高全通路竞赛的资本门槛。例如2020年台湾家乐福收购惠康百货(顶好超市、Jasons超市)后,统一集团於2022年7月宣布收购台湾家乐福(公平会於2023年5月通过此项购并案);2021年超市龙头全联收购大润发,迈出零售跨业经营的第一步。其次为综合商品零售业,在多年来的企业整并及规模经济下,已成为各项零售业别中,产业集中度最高的领域。超商前两大业者统一超商与全家便利商店,2022年合计市占率首度突破70%;百货产业前4大业者,合计市占率超越50%;超市及量贩产业3大业者,全联、好市多及家乐福,合计拿下高达80%的市场份额。1.百货产业2022年百货业跃升为疫后复苏力道最强劲的综合零售业别,营业规模年增15.2%至3946亿元新高。蝉联第一的新光三越百货,市占率自2021年的21.7%小幅缩减至21.1%;排名第二的远东百货市占率自13.6%增至14.6%;位居第三的SOGO百货市占率自12%减至11.4%。其他大型业者中,以台北金融大楼(台北101商场)及环球购物中心市占率提升幅度较为显著。2.超商产业2022年超商产业规模年增5.7%至3821亿元,业者朝向跨业经营,也开创多型态的生活服务发展,陆续纳入餐饮、健身房、宅配、开发自有品牌/联名商品、营运共享空间等业务类别,不仅强化业者本身的规模优势,更间接将更多生活消费「超商化」,成为支撑整体超商产业S型成长的动能。市占率方面,蝉联第一的统一超(7-ELEVEN)市占率自46.5%持续攀升至47.9%;排名第二的全家便利商店市占率自22.0%增至22.5%;排名第三的莱尔富市占率约略持平於6.4%。3.超市、量贩产业受代表性业者跨业购并及多样化的店态合并经营影响,超市及量贩业态2022年合计规模达5039亿元,成长幅度自2021年的7.3%回落至2.4%。市占率方面,在产业母体扩大的基础上,全联实业市占率自32.3%增至32.8%,若纳入大润发,市占率进一步增至37.7%,蝉联超市及量贩产业市占冠军。排名第二的好市多(Costco)市占率自24.4%大幅攀升至29.8%,为本次调查所有零售业别中,单年度市占率攀升幅度最高的企业。电子商务持续由momo购物称霸2022年全台电子商务业规模达3103亿,首度突破3000亿元大关,与百货、超商同为3000亿元量级零售业别。不过,2022年电商产业首度面临成长趋缓的挑战,年增幅自18.3%回落至8.7%,涨幅与疫情期间相较,近乎腰斩。在规模竞争强度剧烈的综合电商平台中,已形成显著的产业集中化,例如momo、虾皮购物等指标性业者,在市占率及月流量指标上,持续拉开与对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在更著重於品牌溢价能力的中小型品牌电商领域中,展现百花齐放的亮眼成绩,反映近年D2C模式(Direct-to-Consumer)的蓬勃发展。大型综合电商平台中,2022年富邦媒体(momo购物)拿下33.3%的市场份额,成为台湾首家营业规模突破1000亿的电商业者,营业额与市占表现双双创下自身历史新高。不过除了momo购物外,2022年PChome、东森得易购、博客来、创业家兄弟等综合电商平台业者,市占率普遍较2021年下滑。部分具有品牌溢价优势的中小型品牌电商采D2C模式逆势突围,2022年普遍展现优异成效,连带拉升周边服务商的成长表现。例如旗下拥有PAZZO、MEIER.Q的美而快,以及主营Life 8的米斯特等,营业额及市占率均有显著成长。此外,D2C及电商支援服务的代表性企业,91APP及欣新网,2022年营收成长率分别达14.7%及57.2%。虽因营收来源差异未纳入电商产业市占排名,但仍反映出电商市场D2C模式的蓬勃发展。(欣新网因部分营收来源与电商产业定义相符,因此部分认列进入排行)专卖零售业结构零碎分散,大型业者市占率扩张不易专卖零售业覆盖范畴丰富多元,与综合商品零售业相较,产业市占结构较零碎,缺乏掌握强势市占优势的企业品牌。大型业者市占率扩张不易,多数业别产业集中度均相对低落,各项专卖业别中,仅美妆药局及汽车专卖零售业集中度较高。1.3C家电零售业2022年疫情趋缓后,3C家电零售业规模成长率自2021年的11.8%大幅回落至1.8%,产业规模为2736亿元。市占率方面,灿坤3C市占率自8.4%降至8.1%,全国电子市占率自7.7%略增至7.8%,其他3C家电通路品牌以集雅社与三创数位市占率提升幅度较为显著。2.美妆药局零售业受惠於代表性企业近年积极布局数位会员及线上销售,加上药局业进入连锁化购并整合加速阶段,以及日系药妆品牌大举布局台湾市场等因素,推动美妆药局零售业的营业规模成长。2022年产业规模年增8.4%至2146亿元,首度突破2000亿元大关,成长幅度更写下2004年后新高。市占率方面,美妆生活百货业者宝雅蝉联市占排名首位,市占率自8.8%增至9.1%。以加盟模式维持每年增加30%店数的大树药局,2022年营业额增长29.1%,带动市占率自5.7%扩增至6.8%;统一超旗下康是美药妆店,市占率约略持平於6.5%3.家具家饰零售业2022年受惠於疫后复苏浪潮,家具家饰零售业规模年增8.0%至1970亿元,成长幅度写下2004年后新高。前3大业者排名近年均一致,排名第一的特力屋市占率自8.4%降至7.6%;排名第二的无印良品市占率约略持平於2.9%;排名第3的宜得利家居市占率自1.7%增至2.0%。4.汽车零售业汽机车及配件用品零售业,为台湾规模最大的专卖零售业别。2022年产业规模达6820亿元,年成长率自2021年的0.1%增至3.2%。值得一提的是,因疫情期间全球车用晶片短缺及供应链受阻,影响部分业者市占表现,2023年车辆陆续交车后,市占率可能出现较大变化。2022年市占率方面,排名第一的为蝉连冠军宝座多年的和泰汽车,但受到旗下进口车款供应受阻影响,市占率自21.0%滑落至19.1%;泛德、泛德永业、中华宾士等进口豪华车辆销售商,市占率介於6.4%至5.1%间,与2021年相较均有所提升。其他日系品牌及日系汽车经销商市占排名亦相对靠前,如同为TOYOTA体系下的国都汽车、中部汽车、桃苗汽车等,以及HONDA体系的台湾本田、NISSAN体系的裕隆日产等,市占率均高於3.4%。※虾皮购物、Yahoo奇摩购物、Coupang、IKEA、屈臣氏、微风百货等外资及代表性企业未单独揭露台湾市场营收,故未纳入本次市占率调查。*本文获「未来流通研究所」授权转载,原文:【商业数据图解】2022台湾「零售与电商」产业市占率英雄榜| 未来流通研究所 (本社公关部引用20230801) http://www.ghr-ido.url.tw/hot_467320.html 20230801 本社研究部 3A时代-对流通百货业的冲击 即将开始! 2023-07-28 2024-07-28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http://www.ghr-ido.url.tw/hot_467320.html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http://www.ghr-ido.url.tw/hot_46732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3-07-28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ghr-ido.url.tw/hot_467320.html

观点》昔日「南霸天」金矿咖啡 为何败下阵来 工商时报 姚舜 2019.08.25
杨玟芯研究择录 【我认识的金鑛咖啡】

面对市场高度竞争,立足市场近20年的金鑛咖啡,经劳动员证实,传出将裁员224人的消息,虽然,金鑛以「转型」说法企图杜绝悠悠之口,并强调公司未来将采「双轨」制,一方面朝「咖啡豆原物料供应商」角色开拓新市场、新商机,另一方面则继续德昌、六合、四维等门市营运「并不会全部收掉」,但惟恐天下不乱的媒体仍以「收摊」、「熄灯」等标题搏点阅、拚收视,面对如此难堪局面,金鑛只能龟缩,因为裁员是事实、多数店面要结束营业,也是事实。

市场是残酷且现实的。你还记得「IS咖啡」、「真锅珈琲」,或是「罗多伦咖啡」、「壹咖啡」吗?这些品牌在连锁咖啡市场都「曾经辉煌」。如今,昔日风光不再,原因很多,说不完、讲不清。不过,比起这些品牌,「金鑛」多了一个「伟大」。因为,今天在两岸、美国与澳洲总店数近千家的「85度C」,当年是受了「金鑛咖啡」的启发,才成就了今日盛世,并成为台湾自创品牌连锁咖啡国际化最成功,店数最多、合并营收最高,且成功上市并在「染独」前为观光股股王的品牌。

咱们先来认识一下「金鑛咖啡」吧。

成立於2000年(民国89年)的金(矿)连锁事业,总部位在高雄左营,主要经 营咖啡连锁店。董事长郑立键家族在高雄菜市场经营「富山檀香金纸店」起家,因货品齐全且做得有声有色,被当地人称「金纸家乐福」 。

在兄弟中排行老么的郑立键,曾赴澳洲墨尔本大学攻读企管,毕业回台后以30万元起家创业,在最熟悉的环境菜市场以摊贩小车卖咖啡 。由於平价、美味,加上郑立键天生是「生意仔」,市场的咖啡小摊 一个月营收最多时曾破百万元,不到10个月,郑立键就赚进人生第一 桶金。


眼见平价、外带咖啡连锁品牌纷纷崛起市场,郑立键创意出击,以 「咖啡+精致蛋糕」为主力产品,街边店并刻意选在三角窗,同时并 规画蛋糕柜与点餐台共构於门市入口的店型。由於「咖啡、甜点本一 家」,金鑛咖啡不仅在市场站稳脚步,并发展连锁。

2013年灿坤集团跨足餐饮业,除延揽日本著名甜点主厨坊佳树主持自创法 式甜点品牌「日法坊」,并购入「金鑛)连锁事业」40%股份,期 能结合3C通路、家电制造、旅游服务、通讯及环保,以多品牌、多业 态的复合店挥军新生活产业。其后,灿坤陆续透过旗下不同事业提高在金鑛咖啡的持股,店数最多时曾超过80家。

跨业跨领域经营事业不是简单的事,金鑛咖啡在灿坤进入后,导入很多新概念并推出新商品,且推出会员机制。但「黑金」产业变化在便利超商介入后,分食者众且竞争环境丕变。金鑛咖啡近年高层人事异动频繁,为降低营运成本,2018年6月将营运总部由内湖迁去台南与中央工厂合体,但仍难敌市场现实,终究还是得「转型求存」。

金鑛咖啡转型主攻咖啡豆供应商,主要供给对象是B2B?还是B2C?针对我的提问,金鑛的回覆是:未来会采「双轨」制度,将保留部分门市持续营运外,也将持续为台湾品牌与企业服务,提供更完整的咖啡技术方案,初期会先从各品牌的家用咖啡设备,以及办公室商用设备与咖啡豆的配套销售合作为主。
没有更多细节,想必仍在规画思考中。

辟新蓝海 金鑛转型咖啡豆供应商

【85度C跟金鑛咖啡的关系】

金鑛咖啡曾是「连锁咖啡南霸天」,一炮而红后,不少人寻求与之合作机会,但郑立键的 作风保守,始终未同意。现今以「85度C」在两岸与美国和澳洲都有连锁门市据点的的股票上门企业美食达人集团董事长吴政学,当年就是因为看好金鑛经营模式,受到「启发」才创立85度C品牌,进而从永和乐华夜市附近开出第一家店,进而成就连锁咖啡帝国的。

金鑛当年「成功方程式」包括:CIS、店型规画、产品包装,以及「平价就能喝到好咖啡+少量多样小蛋糕」的营运模式,还有「在三角窗门市骑楼设桌椅」、「让客人宛如置身户外自在品啜咖啡」的消费体验。当年,还在休闲小栈的吴政学注意到了金?咖啡的「成功DNA」,於是曾经找郑谈合作,希望能争取到浊水溪以北经营金鑛咖啡的机会。然而, 当时郑立键并未同意而作罢。

为了彻底了解金鑛,吴政学自己与下属每周去金鑛消费,将所有产品购回,「将办公室的会议室当实验室」,大家一起「拆解」、讨论。其后,他找了曾在台北君悦酒店(以前台北凯悦大饭店)点心烘焙主厨组成「四大天王」烘焙点心团队,并离开休闲国联(现旗下有鲜芋仙、六星集足体养生馆)自创85度C品牌,进而成就霸业。


【是的,原生原创有时比不上SMART COPY】

餐饮市场,许多成功集团跨出第一步时,往往不是「自创」、「原生」,而是「从别人的成功得到启发与灵感」、SMART COPY,经过解构、重组、加值与包装后切入市场,并与时俱进的升级、优化才有「续航力」的。

「85度C」的灵感,来自「金矿咖啡」。「王品牛排」来自「联一西餐」,而「联一」的招牌商品台塑牛小排,原创 来自「台塑招待所」。「法乐琪」主厨Jimmy曾告 诉我法乐琪沙拉吧的概念源於「庞德罗莎」,沙拉吧中的水耕蔬菜则师法晶华酒店「Robin’s牛排馆」。最早以「老饕牛排」为为名卖「 肋眼眉」的是「SONOMA焱」,「CaliBurger」被认为来自「In-N-Out」…。对比今昔,让人不禁有食海告瀚、不进则退的唏嘘与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