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文章
2
活動
3
20120218 外食族保命必修!七個低鹽外食訣竅4
https://www.ghr-ido.url.tw/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溫差20250202 本社公關部上了年紀50歲以或者有服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對天氣變化的第一時間~最好待在習慣或熟悉的室內空間。很忌諱氣溫下降的第一時間就做室外的活動,例如清掃庭外、修剪花木、剷雪等;甚至有人喜歡風雨無阻地跑步、運動、游泳等等,最好是寒流來的第二、三天,才適度活動.心臟是對溫度最敏感的器官,天氣降溫時,就已經加大負荷需要血液循環量;如果又增加活動上的量,心臟負荷大與溫差大,人的心臟就容易不舒服.特別是凌晨起床前後,更是多發難過的時間.(本社公關部) 寒流氣溫急凍,最怕心血管疾病來敲門!醫師提點心肌梗塞保命方法 強烈冷氣團來襲,將出現 10 度以下低溫!當氣溫急凍時,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專家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並學會保命自救法,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 寒流來襲加上華南雲雨區南下,全台各地今均呈濕冷天氣,中央氣象局中午再更新發布低溫特報,中部5縣市均納入橙色燈號、屬非常寒冷區域,持續低溫10度左右。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提醒,在春寒乍暖時期,因早晚溫差極大,若有心血管疾病相關病史者,不管任何年齡層,都需要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氣溫急凍,好發心血管疾病 因為在寒流來襲時,低溫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血壓上升,使得血管壁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或中風;而當天氣回溫時,血管急速擴張,使心臟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 陳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 (男大於 45 歲、女大於 55 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肥胖者、停經婦女,或是有抽菸習慣,曾有中風、心絞痛等心血管病史者。 注意症狀,平時應積極檢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性的胸痛、胸悶、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急喘等,甚至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別等到更嚴重的心律不整、心臟跳停等需要急救時才就醫。 陳玠宇指出,心肌梗塞發作未及時就醫,將會大幅增加猝死的風險。心肌梗塞發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醫,無論是按壓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會有所幫助,切勿聽信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20250202本社公關部)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250202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 2025-02-01 2026-02-01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2-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根據衛生署建議,每人每日的鹽分建議攝取量是1.5茶匙,也就是7-8g。但口味較重的人或3餐吃外面的外食族,不知不覺就會將大把的鹽巴往嘴裡送。例如,1碗泡麵就有4-12g、1碗日式拉麵也有5-6g,1天吃進20-30g的人大有人在,攝取量已經超過標準值的3-4倍,如果是口味重一點的外食族,吃進的鹽就更多囉!

1. 掌握鹽分攝取量 7-8g/天
吃東西時一定要仔細注意含鹽量,以控管1天鹽分攝取量,在7-8g左右才能保持健康。每1g的鹽含400mg的鈉,而醫師建議正餐每餐的鹽分不可超過2g(鈉800mg),每天標準鹽分攝取量是6g(2400mg)。現在食品包裝都有營養標示,只要稍微計算一下,就能減少許多原本會吃進的鹽分喔!

2. 麵湯不要喝完
一般來說,有湯汁、醬汁的餐點鹽分都不低,例如正統日式拉麵的湯頭,鈉含量更是高得嚇人。外出用餐時,吃完麵後湯汁最好剩下別喝。另外奶製品的鈉含量也很高,買飲料時盡量點無糖茶類,最好不要選擇奶茶。

3. 選擇口味清淡的料理

如果你是3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一定要挑選清淡口味的店家。一般外面的自助餐、便當、湯麵等,很難去除內含的鹽分,只能建議你將過鹹食物的份量減少,或可吃下去前稍微過個水。此外,聚餐時可對料理種類多斟酌,例如日式料理一般都比美式食物清淡,而燒烤則因為使用過多醬料醃漬,容易讓人吃太鹹。若吃火鍋可選擇較清淡鍋底,吃麻辣鍋的話,則應該盡量將湯底浮油撈出,以減少油脂的攝取量。

4. 搭配去油解膩的食物
此外,吃重口味食物時,建議搭配解膩食物,例如醋飲、茶飲、含酵素的水果等。
醋飲:水果醋、穀物醋、養生醋都不錯,但喝醋飲必須至少稀釋5倍以上,且有胃酸或胃潰瘍疾病的人不可飲用。
茶飲:綠茶、薄荷茶都很好,其所含兒茶素可以促進代謝、降低體脂肪、消除油膩感。
水果:木瓜、檸檬、蘋果、鳳梨、奇異果、葡萄柚等都富含酵素,可以清除油膩、減少油脂吸收。

5. 由清淡食物先吃起
愛吃鹹、愛吃辣的重口味,很容易就把持不住吃東西的份量,一不小心就會吃太多。要打敗重口味,可以從飲食順序下手,為了避免吃下過多、過鹹的食物,建議先從口味清淡的東西開始吃,避免味覺一開始就被重鹹、重辣刺激,而變得遲鈍,無法感受食物原味。

6. 自製低卡沾醬
重口味的醬料如沙茶醬,是最常在涮涮鍋、燒肉等餐廳出現的沾醬,也是嗜鹹一族的好朋友。但沙茶醬的大量鹽分卻可能讓你水腫、代謝不良,而且1湯匙沙茶醬就有100卡的熱量呢!將沙茶醬替換成熱量、鹹度較低的配方,如醬油+蔥+蒜+醋+新鮮辣椒,這樣的配方不但熱量低,味道又夠;但記得醬油可別加太多唷!

7. 選用天然食材調味的料理
若已經習慣吃重鹹,不妨試著選擇用天然食材調味的料理,逐步改善重鹹口味。用餐時加點醋、檸檬、番茄等具有酸味的材料,可以增添食物風味,卻不會增加鹽分。此外,柴魚片、香菜、香菇、海帶等食材,可以增加食物甘味;至於米酒、洋蔥、八角、薑、蒜等辛香料或氣味較濃重的食材,都是用來取代鹽巴、醬油調味的不錯選擇。點菜的時候,也可盡量選擇烤、燉、蒸的料理,這樣的料理手法可以突顯食物原來的鮮美,不必放太多調味料就能滿足味蕾了。

本社公關部 2012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