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文章
2
活動
3
20111226 孩子食慾不好怎麼辦呢?4
https://www.ghr-ido.url.tw/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溫差20250202 本社公關部上了年紀50歲以或者有服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對天氣變化的第一時間~最好待在習慣或熟悉的室內空間。很忌諱氣溫下降的第一時間就做室外的活動,例如清掃庭外、修剪花木、剷雪等;甚至有人喜歡風雨無阻地跑步、運動、游泳等等,最好是寒流來的第二、三天,才適度活動.心臟是對溫度最敏感的器官,天氣降溫時,就已經加大負荷需要血液循環量;如果又增加活動上的量,心臟負荷大與溫差大,人的心臟就容易不舒服.特別是凌晨起床前後,更是多發難過的時間.(本社公關部) 寒流氣溫急凍,最怕心血管疾病來敲門!醫師提點心肌梗塞保命方法 強烈冷氣團來襲,將出現 10 度以下低溫!當氣溫急凍時,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專家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並學會保命自救法,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 寒流來襲加上華南雲雨區南下,全台各地今均呈濕冷天氣,中央氣象局中午再更新發布低溫特報,中部5縣市均納入橙色燈號、屬非常寒冷區域,持續低溫10度左右。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提醒,在春寒乍暖時期,因早晚溫差極大,若有心血管疾病相關病史者,不管任何年齡層,都需要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氣溫急凍,好發心血管疾病 因為在寒流來襲時,低溫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血壓上升,使得血管壁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或中風;而當天氣回溫時,血管急速擴張,使心臟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 陳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 (男大於 45 歲、女大於 55 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肥胖者、停經婦女,或是有抽菸習慣,曾有中風、心絞痛等心血管病史者。 注意症狀,平時應積極檢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性的胸痛、胸悶、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急喘等,甚至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別等到更嚴重的心律不整、心臟跳停等需要急救時才就醫。 陳玠宇指出,心肌梗塞發作未及時就醫,將會大幅增加猝死的風險。心肌梗塞發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醫,無論是按壓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會有所幫助,切勿聽信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20250202本社公關部)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250202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 2025-02-01 2026-02-01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2-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有時候小孩的食慾不好,媽媽就買一些增進食慾的藥給孩子吃,想使小孩的食慾大開,這也是不對的。這樣不但違反正常的生理發育,而且這類促進食慾的藥物,可能會有不良的副作用,雖然吃了這些藥會讓孩子胖起來,但那是一種病態的胖,並不是真正的健康。所以,要先了解孩子本身的情況才是重要的。

了解孩子食量小的原因
  1.體型較小
   體型小的孩子,食量可能原來就小,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比,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只
        要他的體重發育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增加,就表示食量已經夠了,再勉強也沒有用。
  2.正餐前的零食太多
   這往往是由於母親太關心小孩而造成的惡性循環。因為小孩飯吃得少,媽媽怕他吃得不夠,就
        給他一大堆的零食,到了下一餐,小孩又吃不下了,這樣不斷地循環下去,正餐自然就吃得
        少。
  3.生病也會影響食量
   孩子生理上的異常,包括急性病,如︰發燒、瀉肚子、肺炎、氣管炎等;慢性病,如︰先天性
        心臟病或早產兒等,都可能會影響食慾。如果他不想吃飯,最好先找醫生看看,將生理情形徹
        底了解清楚,有病的話就要好好治療。
  4.孩子的反抗心理
   孩子一歲到三歲的時候,在心理的發展上反抗性較強,在人格上想要獨立,父母要他吃飯、睡
        覺,他會故意反抗,以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倒可不必太擔心孩子不想吃的問題,也不要表現
        出「急得不得了」的樣子,以免讓孩子養成以此要挾父母的壞習慣。

  總之,要多注意孩子的健康,以健康為前提,少吃多吃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變換食物的內容與呈現型態等設計
  很多媽媽知道不要強迫孩子吃東西,但是又捨不得把食物收走,這種情形最大的癥結,可能是媽媽對孩子的發育太重視了,深怕孩子不吃飯的話會太瘦,比不上別人。

  為了增加孩子的食慾,媽媽不妨多注意配合孩子的飲食習慣,在食物的內容或呈現型態的設計上求變化。一般來講,在替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可以注意下列的幾點原則︰

  1.年齡小的孩子多半不太喜歡黏稠的食物,例如芝麻糊之類的。尤其以一、二歲到進入托兒所這
        個年齡之間的孩子較為明顯,他們比較喜歡脆脆的、咀嚼時會發出聲音的食物,例如油炸的東
        西。但此類食物吃多了,對孩子的腸胃不太好,只能配合著平常的食物,作一些穿插。
  2.食物中不要加入太多刺激性的調味品,如蔥、薑、蒜、辣椒等。
  3.食物不要切得太大塊,以免孩子一看到就有吃不下的感覺。在切的時候,不妨也變些花樣,例
        如胡蘿蔔可以切成各種形狀,孩子覺得有趣,或許胃口就好了。 
  4.食物的份量不要太多,而且要在孩子真正餓的時候再給他吃。
  5.注意餐具的變化。用慣了飯碗,可以改用盤子或圍上一條可愛的餐巾,食物擺放的式樣也可以
        隨時變換。
  6.注意食物烹調的變化。孩子不想吃飯,可以讓他換換口味,吃麵條或餃子等。同一種食物,採
        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可以使孩子胃口大開,例如不吃蛋,可以改做布丁、蛋糕等;不吃青菜,
        可以加在春捲、餃子等食物中給孩子吃。

  從上述的討論可以知道,孩子不想吃飯,有多方面的原因,父母乾著急並沒有用。菜色的調配、飲食的習慣、情緒的因素、個人的體質、運動量等,都可能使孩子對吃飯提不起興趣。所以,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進食習慣的養成,往往決定於父母的態度,所以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則,讓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中吃飯。而且,在適當的時機,配合孩子的發展,養成他良好的飲食習慣,更是每位父母的責任。

本社公關部20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