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最新文章
2
活动
3
20230206 物价通膨 表示政府没有在做事4
https://www.ghr-ido.url.tw/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寒流来临及寒波来袭 不要固执於风雨无阻 身体需要适应温差20250202 本社公关部上了年纪50岁以或者有服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对天气变化的第一时间~最好待在习惯或熟悉的室内空间。很忌讳气温下降的第一时间就做室外的活动,例如清扫庭外、修剪花木、铲雪等;甚至有人喜欢风雨无阻地跑步、运动、游泳等等,最好是寒流来的第二、三天,才适度活动.心脏是对温度最敏感的器官,天气降温时,就已经加大负荷需要血液循环量;如果又增加活动上的量,心脏负荷大与温差大,人的心脏就容易不舒服.特别是凌晨起床前后,更是多发难过的时间.(本社公关部) 寒流气温急冻,最怕心血管疾病来敲门!医师提点心肌梗塞保命方法 强烈冷气团来袭,将出现 10 度以下低温!当气温急冻时,是心血管疾病好发时机,专家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并学会保命自救法,以免发生无法挽回的憾事。 寒流来袭加上华南云雨区南下,全台各地今均呈湿冷天气,中央气象局中午再更新发布低温特报,中部5县市均纳入橙色灯号、属非常寒冷区域,持续低温10度左右。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内科主治医师陈玠宇提醒,在春寒乍暖时期,因早晚温差极大,若有心血管疾病相关病史者,不管任何年龄层,都需要特别留意「心肌梗塞」发作风险。 气温急冻,好发心血管疾病 因为在寒流来袭时,低温会造成血管剧烈收缩、血压上升,使得血管壁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或中风;而当天气回温时,血管急速扩张,使心脏耗氧量增加,血流无法顺利回流,心肌梗塞的机率就会增加。 陈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族群,包括年长者 (男大於 45 岁、女大於 55 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病、肥胖者、停经妇女,或是有抽菸习惯,曾有中风、心绞痛等心血管病史者。 注意症状,平时应积极检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状是突发性的胸痛、胸闷、冒冷汗、恶心、呕吐、眩晕、急喘等,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别等到更严重的心律不整、心脏跳停等需要急救时才就医。 陈玠宇指出,心肌梗塞发作未及时就医,将会大幅增加猝死的风险。心肌梗塞发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医,无论是按压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会有所帮助,切勿听信谣言而延误就医时机。(20250202本社公关部)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250202 寒流来临及寒波来袭 不要固执於风雨无阻 身体需要适应 2025-02-01 2026-02-01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2-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本社研究部20230206 引用一年前2021 1223报导}
     整整超过一年的政策及努力,政府只能以疫情俄乌大战国外禁止输入贸易制裁等理由,来给社会大众这般成绩~缺蛋缺麦缺黄豆缺玉米都缺...

    本社长期关心政府机制从供给稳定安全卫生等面向,监督政府的机制.

    很可惜台湾执政团队并没有善尽稳定国内物价的角色,如果对比附近的日本及韩国,一样是岛国、一样要靠自备及粮食输入,2023看不到台湾物价能不涨.政府养一堆人除了没做事,恐怕还内神通外鬼,中饱私囊.
业者及消费大众都有感政府失能,真令人痛心!
( 20230206本社研究部)


趸售物价指数 40 年来最大涨幅!你对涨价了解多少?
2021 年 12 月 23 日 食力报导

你应该要知道的食事:
根据《食力》网路问卷调查,分别有 72.5%、 90.6%、 85.6% 的民众表示包装食品、生鲜食材、餐饮餐点涨价有感,究竟是什么导致饮食产业涨价涨翻天呢?

近 3 个月无论是去超市、传统市场,购买包装食品或是生鲜,甚至是去餐厅用餐,都可以发现自己最爱的美食似乎变贵了,根据《食力》「【食力调查局】涨涨涨!食物每天都要吃,但你的荷包够买吗?」网路问卷调查,有 72.5% 民众表示包装食品涨价有感,90.6% 民众认为生鲜食材也在涨价,而餐饮餐点部分则有 85.6% 民众察觉到涨价。究竟发生什么事情让饮食产业叫苦连天,最后决定调涨售价呢?

进货成本连涨 9 个月,利润压缩让终端涨价成为必然

回顾历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例如 2018 年的涨价潮,就是因为油价、原物料上涨,导致成本上升,若从代表业者进货成本的趸售物价指数(WPI)来看,从 2021 年 3 月起开始暴涨,到 10 月甚至飙到 14.7%,是继第二次石油危机后、40 年来最大涨幅。换句话说,业者进货成本相较去年大幅上升,不过反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甚至是「行政院稳定物价小组」关注的重要民生物资 CPI,虽然有上涨趋势,但相较更高涨幅的 WPI,相差仍远。

对此,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邱达生表示,从 WPI 和 CPI 的年增率差距,可以发现相较终端物价的上涨,成本上升的幅度越大,导致业者的利润持续下降,而他也解释,业者调涨售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将 WPI 和 CPI 的差距缩小,回到以往大多数时间,WPI 略低於 CPI 的状态。因此,若业者无法在成本端控制成本,只能透过调整售价来将成本拉回平衡,进而推升物价全面上涨。

约半数业者已涨价或有涨价打算,全面涨价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从物价指数来看,业者已承担高成本超过半年,涨价一事可以说是蠢蠢欲动,然而,涨价可以说是业者最不愿谈的议题,一方面是担心消费者观感不佳,另一方面也正在观望市场情况,尽管如此,《食力》依然针对全台 19 家代表性食品业者、45 家连锁餐饮品牌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 68% 食品业者已经涨价或半年内会涨价,而在餐饮业方面,则是有 67.3% 业者已经调涨或半年内会调涨,似乎与政府声称的「物价不会上涨,只是短期波动」不太一样,而 11/16 经济部联合零售业者成立的「抗涨专区」,是否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旗下拥有三商巧福、福胜亭、拿坡里披萨的 三商 2905-TW 0.65 % 餐饮透露,各品牌将在 2021 年 12 月~2022 年 3 月陆续调涨,业者表示,近年受到人力上涨再加上塞港、进口原物料上涨等原因,2021 年 Q4 已经撑得很辛苦,就连外带包装、耗材也都涨了 20% 以上,因此才做出这个决定。

而在 11 月初证实涨价 11% 的味味一品泡面,其母公司味丹也在受访时表示,由於政府来关注,不愿意多谈,只能透露原物料涨价真的撑不住了。以王子面、味精闻名的综合食品大厂 味王 1203-TW 0.84 % 也指出, 2021 年以来「什么都在涨」,包含肉类、面粉、油、包材,大约涨了 10%~30%,目前调理包系列产品已经涨价,其他商品是否调涨尚在研拟中。

台湾原物料仰赖进口,黄小玉暴涨拉抬成本

在调查各业者涨价情况时,每当问及成本上升的原因为何,几乎所有业者都说「国际原物料太贵了」。从国际期货价格来看,2020~2021 年主要原物料小麦、黄豆、玉米分别上涨约 19.8%、 12.5%、 28%,对台湾采用进口饲料的畜牧业、进口美澳牛肉的餐饮业者,以及使用进口小麦的食品、烘培业者带来严重打击。

由於国内无论养鸡或养猪畜牧业者,进口玉米、黄豆都大约占了饲料成分的 8 成,台糖畜殖事业部表示,在生产成本上受到这波国际原物料上涨影响很大,中华民国养鸡协会秘书长王建培也表示,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原料的进口饲料已经涨了 3 成,如果不调涨,养鸡业者已快没有利润。

干杯烧肉集团也在受访时指出,受到全球气候影响,澳洲经历干旱、水灾,接连影响澳洲农业及畜牧业,导致牛群数量减少、澳洲和牛近年来价格持续攀升。2021 年加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延烧,物资被各国相互竞争,船运费用及时间不稳定,进口价格受到更大影响,今年涨幅上涨 10~15 %,其中澳洲牛舌涨幅高达到 55%。干杯烧肉表示,虽然目前尚无涨价计画,但坦言成本真的很高。

作为台湾餐饮股王的 瓦城 2729-TW 0.24 % 泰统集团也透露,面临进口原、物料价格、国际运输费用大幅上升等营运成本挑战,旗下 5 个品牌都将在 2021 年 12/15 调涨,平均涨幅约 3%,同时也是该集团近 10 年来首次调整售价,可以看出这波成本压力有多大。

「涨意」早已按耐不住,别再期待全面涨价不会发生

在原物料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饮食业者已承担连涨 9 个月的进货成本,当涨价已是时间问题,早已按耐不住「涨意」的饮食业者开始思考何时涨价比较好,如何运用「涨价的艺术」让消费者买单。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与其期待全面涨价不会发生,不如思考怎么在涨价巨浪的吞噬下生存。
(本社公关部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