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文章
2
活動
3
20230206 物價通膨 表示政府沒有在做事4
https://www.ghr-ido.url.tw/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溫差20250202 本社公關部上了年紀50歲以或者有服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對天氣變化的第一時間~最好待在習慣或熟悉的室內空間。很忌諱氣溫下降的第一時間就做室外的活動,例如清掃庭外、修剪花木、剷雪等;甚至有人喜歡風雨無阻地跑步、運動、游泳等等,最好是寒流來的第二、三天,才適度活動.心臟是對溫度最敏感的器官,天氣降溫時,就已經加大負荷需要血液循環量;如果又增加活動上的量,心臟負荷大與溫差大,人的心臟就容易不舒服.特別是凌晨起床前後,更是多發難過的時間.(本社公關部) 寒流氣溫急凍,最怕心血管疾病來敲門!醫師提點心肌梗塞保命方法 強烈冷氣團來襲,將出現 10 度以下低溫!當氣溫急凍時,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專家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並學會保命自救法,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 寒流來襲加上華南雲雨區南下,全台各地今均呈濕冷天氣,中央氣象局中午再更新發布低溫特報,中部5縣市均納入橙色燈號、屬非常寒冷區域,持續低溫10度左右。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提醒,在春寒乍暖時期,因早晚溫差極大,若有心血管疾病相關病史者,不管任何年齡層,都需要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氣溫急凍,好發心血管疾病 因為在寒流來襲時,低溫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血壓上升,使得血管壁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或中風;而當天氣回溫時,血管急速擴張,使心臟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 陳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 (男大於 45 歲、女大於 55 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肥胖者、停經婦女,或是有抽菸習慣,曾有中風、心絞痛等心血管病史者。 注意症狀,平時應積極檢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性的胸痛、胸悶、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急喘等,甚至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別等到更嚴重的心律不整、心臟跳停等需要急救時才就醫。 陳玠宇指出,心肌梗塞發作未及時就醫,將會大幅增加猝死的風險。心肌梗塞發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醫,無論是按壓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會有所幫助,切勿聽信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20250202本社公關部)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250202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 2025-02-01 2026-02-01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2-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本社研究部20230206 引用一年前2021 1223報導}
     整整超過一年的政策及努力,政府只能以疫情俄烏大戰國外禁止輸入貿易制裁等理由,來給社會大眾這般成績~缺蛋缺麥缺黃豆缺玉米都缺...

    本社長期關心政府機制從供給穩定安全衛生等面向,監督政府的機制.

    很可惜台灣執政團隊並沒有善盡穩定國內物價的角色,如果對比附近的日本及韓國,一樣是島國、一樣要靠自備及糧食輸入,2023看不到台灣物價能不漲.政府養一堆人除了沒做事,恐怕還內神通外鬼,中飽私囊.
業者及消費大眾都有感政府失能,真令人痛心!
( 20230206本社研究部)


躉售物價指數 40 年來最大漲幅!你對漲價了解多少?
2021 年 12 月 23 日 食力報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根據《食力》網路問卷調查,分別有 72.5%、 90.6%、 85.6% 的民眾表示包裝食品、生鮮食材、餐飲餐點漲價有感,究竟是什麼導致飲食產業漲價漲翻天呢?

近 3 個月無論是去超市、傳統市場,購買包裝食品或是生鮮,甚至是去餐廳用餐,都可以發現自己最愛的美食似乎變貴了,根據《食力》「【食力調查局】漲漲漲!食物每天都要吃,但你的荷包夠買嗎?」網路問卷調查,有 72.5% 民眾表示包裝食品漲價有感,90.6% 民眾認為生鮮食材也在漲價,而餐飲餐點部分則有 85.6% 民眾察覺到漲價。究竟發生什麼事情讓飲食產業叫苦連天,最後決定調漲售價呢?

進貨成本連漲 9 個月,利潤壓縮讓終端漲價成為必然

回顧歷年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例如 2018 年的漲價潮,就是因為油價、原物料上漲,導致成本上升,若從代表業者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來看,從 2021 年 3 月起開始暴漲,到 10 月甚至飆到 14.7%,是繼第二次石油危機後、40 年來最大漲幅。換句話說,業者進貨成本相較去年大幅上升,不過反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甚至是「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重要民生物資 CPI,雖然有上漲趨勢,但相較更高漲幅的 WPI,相差仍遠。

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從 WPI 和 CPI 的年增率差距,可以發現相較終端物價的上漲,成本上升的幅度越大,導致業者的利潤持續下降,而他也解釋,業者調漲售價的目的就是為了將 WPI 和 CPI 的差距縮小,回到以往大多數時間,WPI 略低於 CPI 的狀態。因此,若業者無法在成本端控制成本,只能透過調整售價來將成本拉回平衡,進而推升物價全面上漲。

約半數業者已漲價或有漲價打算,全面漲價只是時間問題

既然從物價指數來看,業者已承擔高成本超過半年,漲價一事可以說是蠢蠢欲動,然而,漲價可以說是業者最不願談的議題,一方面是擔心消費者觀感不佳,另一方面也正在觀望市場情況,儘管如此,《食力》依然針對全台 19 家代表性食品業者、45 家連鎖餐飲品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 68% 食品業者已經漲價或半年內會漲價,而在餐飲業方面,則是有 67.3% 業者已經調漲或半年內會調漲,似乎與政府聲稱的「物價不會上漲,只是短期波動」不太一樣,而 11/16 經濟部聯合零售業者成立的「抗漲專區」,是否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旗下擁有三商巧福、福勝亭、拿坡里披薩的 三商 2905-TW 0.65 % 餐飲透露,各品牌將在 2021 年 12 月~2022 年 3 月陸續調漲,業者表示,近年受到人力上漲再加上塞港、進口原物料上漲等原因,2021 年 Q4 已經撐得很辛苦,就連外帶包裝、耗材也都漲了 20% 以上,因此才做出這個決定。

而在 11 月初證實漲價 11% 的味味一品泡麵,其母公司味丹也在受訪時表示,由於政府來關注,不願意多談,只能透露原物料漲價真的撐不住了。以王子麵、味精聞名的綜合食品大廠 味王 1203-TW 0.84 % 也指出, 2021 年以來「什麼都在漲」,包含肉類、麵粉、油、包材,大約漲了 10%~30%,目前調理包系列產品已經漲價,其他商品是否調漲尚在研擬中。

台灣原物料仰賴進口,黃小玉暴漲拉抬成本

在調查各業者漲價情況時,每當問及成本上升的原因為何,幾乎所有業者都說「國際原物料太貴了」。從國際期貨價格來看,2020~2021 年主要原物料小麥、黃豆、玉米分別上漲約 19.8%、 12.5%、 28%,對台灣採用進口飼料的畜牧業、進口美澳牛肉的餐飲業者,以及使用進口小麥的食品、烘培業者帶來嚴重打擊。

由於國內無論養雞或養豬畜牧業者,進口玉米、黃豆都大約佔了飼料成分的 8 成,台糖畜殖事業部表示,在生產成本上受到這波國際原物料上漲影響很大,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也表示,以玉米、小麥為主要原料的進口飼料已經漲了 3 成,如果不調漲,養雞業者已快沒有利潤。

乾杯燒肉集團也在受訪時指出,受到全球氣候影響,澳洲經歷乾旱、水災,接連影響澳洲農業及畜牧業,導致牛群數量減少、澳洲和牛近年來價格持續攀升。2021 年加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物資被各國相互競爭,船運費用及時間不穩定,進口價格受到更大影響,今年漲幅上漲 10~15 %,其中澳洲牛舌漲幅高達到 55%。乾杯燒肉表示,雖然目前尚無漲價計畫,但坦言成本真的很高。

作為台灣餐飲股王的 瓦城 2729-TW 0.24 % 泰統集團也透露,面臨進口原、物料價格、國際運輸費用大幅上升等營運成本挑戰,旗下 5 個品牌都將在 2021 年 12/15 調漲,平均漲幅約 3%,同時也是該集團近 10 年來首次調整售價,可以看出這波成本壓力有多大。

「漲意」早已按耐不住,別再期待全面漲價不會發生

在原物料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飲食業者已承擔連漲 9 個月的進貨成本,當漲價已是時間問題,早已按耐不住「漲意」的飲食業者開始思考何時漲價比較好,如何運用「漲價的藝術」讓消費者買單。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與其期待全面漲價不會發生,不如思考怎麼在漲價巨浪的吞噬下生存。
(本社公關部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