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文章
2
活動
3
2018/05/10 吉娜美食7周年慶4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3A時代-對流通百貨業的衝擊 即將開始!研究部經理 楊晸宇   20230801              2023 AI時代的來臨,對流通百貨業、量販業、超商、生鮮量販等是一個質變的開始。            從未來物流研究所2022年的調查(如下文),相關業者在2024/1Q 市調2023的成績出來時,受AI科技行銷及直接媒體通訊、支付技術平台、人類行為HBC改變,預計市場分額改變會更加明顯。(本社研究部20230801)百貨龍頭新光三越、SOGO市占率都衰退⋯哪間百貨公司崛起最快? 撰文者:未來流通研究所  2023.07.24 摘要1.台灣最新產業市占率調查顯示,超市及量販業態已形成實質合併;綜合商品零售業已成各項零售業中,集中度最高的產業。2.疫情以後,百貨業是復甦力道最強勁的綜合零售業別,2022年營業規模年增15.2%至3946億元新高。但百貨龍頭新光三越、SOGO百貨,市占率皆微幅衰退。3.超商產業規模2022年年增5.7%,業者朝跨業經營、開創多型態的生活服務。超商前兩大業者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2022年合計市占率突破70%。4.市占率」不僅詳實反映產業版圖結構,在以規模經濟為核心策略的零售產業中,更是評估企業競爭優勢變化的關鍵數據。 2022年,台灣零售產業於疫情爆發後,首度迎來全次產業別正向成長。各家企業在疫情期間、疫情後的發展與布局,具體展現在市占率變化上。本文彙整零售和電商產業的經營數據,結合各家企業在台灣的年營業額,並訪談多位產業資深專家,歸納產業動向與發展趨勢。此外,在跨業購併及多樣化店態合併經營下,台灣超市及量販業態已形成實質合併,因此本年度研究首度合併調查及計算超市及量販業態市占率。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合計市占率,首度突破70%2022年綜合商品零售業展現出兩項顯著趨勢。首先是超市及量販業態的實質合併:大型零售集團加速綜合零售業態的跨業整併,除了強化規模經濟的優勢,亦大幅拉高全通路競賽的資本門檻。例如2020年台灣家樂福收購惠康百貨(頂好超市、Jasons超市)後,統一集團於2022年7月宣布收購台灣家樂福(公平會於2023年5月通過此項購併案);2021年超市龍頭全聯收購大潤發,邁出零售跨業經營的第一步。其次為綜合商品零售業,在多年來的企業整併及規模經濟下,已成為各項零售業別中,產業集中度最高的領域。超商前兩大業者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2022年合計市占率首度突破70%;百貨產業前4大業者,合計市占率超越50%;超市及量販產業3大業者,全聯、好市多及家樂福,合計拿下高達80%的市場份額。1.百貨產業2022年百貨業躍升為疫後復甦力道最強勁的綜合零售業別,營業規模年增15.2%至3946億元新高。蟬聯第一的新光三越百貨,市占率自2021年的21.7%小幅縮減至21.1%;排名第二的遠東百貨市占率自13.6%增至14.6%;位居第三的SOGO百貨市占率自12%減至11.4%。其他大型業者中,以台北金融大樓(台北101商場)及環球購物中心市占率提升幅度較為顯著。2.超商產業2022年超商產業規模年增5.7%至3821億元,業者朝向跨業經營,也開創多型態的生活服務發展,陸續納入餐飲、健身房、宅配、開發自有品牌/聯名商品、營運共享空間等業務類別,不僅強化業者本身的規模優勢,更間接將更多生活消費「超商化」,成為支撐整體超商產業S型成長的動能。市占率方面,蟬聯第一的統一超(7-ELEVEN)市占率自46.5%持續攀升至47.9%;排名第二的全家便利商店市占率自22.0%增至22.5%;排名第三的萊爾富市占率約略持平於6.4%。3.超市、量販產業受代表性業者跨業購併及多樣化的店態合併經營影響,超市及量販業態2022年合計規模達5039億元,成長幅度自2021年的7.3%回落至2.4%。市占率方面,在產業母體擴大的基礎上,全聯實業市占率自32.3%增至32.8%,若納入大潤發,市占率進一步增至37.7%,蟬聯超市及量販產業市占冠軍。排名第二的好市多(Costco)市占率自24.4%大幅攀升至29.8%,為本次調查所有零售業別中,單年度市占率攀升幅度最高的企業。電子商務持續由momo購物稱霸2022年全台電子商務業規模達3103億,首度突破3000億元大關,與百貨、超商同為3000億元量級零售業別。不過,2022年電商產業首度面臨成長趨緩的挑戰,年增幅自18.3%回落至8.7%,漲幅與疫情期間相較,近乎腰斬。在規模競爭強度劇烈的綜合電商平台中,已形成顯著的產業集中化,例如momo、蝦皮購物等指標性業者,在市占率及月流量指標上,持續拉開與對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在更著重於品牌溢價能力的中小型品牌電商領域中,展現百花齊放的亮眼成績,反映近年D2C模式(Direct-to-Consumer)的蓬勃發展。大型綜合電商平台中,2022年富邦媒體(momo購物)拿下33.3%的市場份額,成為台灣首家營業規模突破1000億的電商業者,營業額與市占表現雙雙創下自身歷史新高。不過除了momo購物外,2022年PChome、東森得易購、博客來、創業家兄弟等綜合電商平台業者,市占率普遍較2021年下滑。部分具有品牌溢價優勢的中小型品牌電商採D2C模式逆勢突圍,2022年普遍展現優異成效,連帶拉升周邊服務商的成長表現。例如旗下擁有PAZZO、MEIER.Q的美而快,以及主營Life 8的米斯特等,營業額及市占率均有顯著成長。此外,D2C及電商支援服務的代表性企業,91APP及欣新網,2022年營收成長率分別達14.7%及57.2%。雖因營收來源差異未納入電商產業市占排名,但仍反映出電商市場D2C模式的蓬勃發展。(欣新網因部分營收來源與電商產業定義相符,因此部分認列進入排行)專賣零售業結構零碎分散,大型業者市占率擴張不易專賣零售業覆蓋範疇豐富多元,與綜合商品零售業相較,產業市占結構較零碎,缺乏掌握強勢市占優勢的企業品牌。大型業者市占率擴張不易,多數業別產業集中度均相對低落,各項專賣業別中,僅美妝藥局及汽車專賣零售業集中度較高。1.3C家電零售業2022年疫情趨緩後,3C家電零售業規模成長率自2021年的11.8%大幅回落至1.8%,產業規模為2736億元。市占率方面,燦坤3C市占率自8.4%降至8.1%,全國電子市占率自7.7%略增至7.8%,其他3C家電通路品牌以集雅社與三創數位市占率提升幅度較為顯著。2.美妝藥局零售業受惠於代表性企業近年積極布局數位會員及線上銷售,加上藥局業進入連鎖化購併整合加速階段,以及日系藥妝品牌大舉布局台灣市場等因素,推動美妝藥局零售業的營業規模成長。2022年產業規模年增8.4%至2146億元,首度突破2000億元大關,成長幅度更寫下2004年後新高。市占率方面,美妝生活百貨業者寶雅蟬聯市占排名首位,市占率自8.8%增至9.1%。以加盟模式維持每年增加30%店數的大樹藥局,2022年營業額增長29.1%,帶動市占率自5.7%擴增至6.8%;統一超旗下康是美藥妝店,市占率約略持平於6.5%3.家具家飾零售業2022年受惠於疫後復甦浪潮,家具家飾零售業規模年增8.0%至1970億元,成長幅度寫下2004年後新高。前3大業者排名近年均一致,排名第一的特力屋市占率自8.4%降至7.6%;排名第二的無印良品市占率約略持平於2.9%;排名第3的宜得利家居市占率自1.7%增至2.0%。4.汽車零售業汽機車及配件用品零售業,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專賣零售業別。2022年產業規模達6820億元,年成長率自2021年的0.1%增至3.2%。值得一提的是,因疫情期間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及供應鏈受阻,影響部分業者市佔表現,2023年車輛陸續交車後,市占率可能出現較大變化。2022年市占率方面,排名第一的為蟬連冠軍寶座多年的和泰汽車,但受到旗下進口車款供應受阻影響,市占率自21.0%滑落至19.1%;汎德、汎德永業、中華賓士等進口豪華車輛銷售商,市占率介於6.4%至5.1%間,與2021年相較均有所提升。其他日系品牌及日系汽車經銷商市占排名亦相對靠前,如同為TOYOTA體系下的國都汽車、中部汽車、桃苗汽車等,以及HONDA體系的台灣本田、NISSAN體系的裕隆日產等,市占率均高於3.4%。※蝦皮購物、Yahoo奇摩購物、Coupang、IKEA、屈臣氏、微風百貨等外資及代表性企業未單獨揭露台灣市場營收,故未納入本次市占率調查。*本文獲「未來流通研究所」授權轉載,原文:【商業數據圖解】2022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未來流通研究所 (本社公關部引用20230801) http://www.ghr-ido.url.tw/hot_467320.html 20230801 本社研究部 3A時代-對流通百貨業的衝擊 即將開始! 2023-07-28 2024-07-28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www.ghr-ido.url.tw/hot_467320.html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www.ghr-ido.url.tw/hot_46732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3-07-28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ghr-ido.url.tw/hot_467320.html

2018/05/10 吉娜美食7周年慶-研究部:楊玟芯

總結這2010-2018的食安問題,大概有幾個重點:

1.基本的主食:像白米、麵粉都出問題。

2.輔助性主食:像嬰幼兒的奶粉、庶民大眾的米粉也出包。

3.基本的用油,仍然是一再的登上問題的常客。

4.化學性添加劑,有增無減;名稱混肴、不清。



另外,在結構性上最大的問題,就是認證機構、大品牌、執法單位都選擇性癱瘓;真是讓無辜的家庭、學生食堂、企業團膳、夜市小吃業者,一夜間人人自危。



最後,2011本社成立的宗旨就是建立正確、建康的用食、品食、美食、惜福的觀念;還是提醒家長與消費者個人能小心擇食固執,以免成為受害者、病毒纏身。



2010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2月 年節食品防腐劑過量

3月 大溪豆乾引發肉毒桿菌中毒事件

6月 豆腐、干絲苯甲酸超標

7月 連鎖店紅茶包含致癌物

8月 檳榔摻安非他命

9月 反式脂肪逾標準卻未標示

2011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3月 動物用奶粉假冒人類用奶粉

4月 台灣米混碎米

5月 校園午餐有瘦肉精與四環素

6月

1.塑化劑污染食品事件

2.淡水河毒魚事件

3. 香精牛奶


11月 蔬菜殘留農藥超量

12月 竄改過期原料重新販售

2012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8月

1. 牲畜奶粉

2. 手搖飲料店的茶類飲料殘留農藥

2013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5月 毒醬油、澱粉

6月

1.豆乾使用油漆染料「皂黃」

2.變造效期賣過期粽

3.回鍋油製豆棗、紅豆支

8月

1.以偽藥供高屏地區石斑魚養殖業者

2.毒餐盒流竄市面

3.紅薏仁檢出黃麴毒素

4.胖達人香精麵包

5.山水米以劣質米充優質米

6.米苔目含苯甲酸

9月 中秋節應景食品苯甲酸、二氧化硫超量

10月

1. 連鎖漢堡店銷售之馬鈴薯類商品含致毒物質「龍葵鹼」

2. 膨鬆劑含鋁 ,麵包、吐司中標

3. 食用油添加低成本葵花油及棉籽油混充,且還添加銅葉綠素調色

11月

1. 粉圓、魚板、濕海帶、涼麵等違規使用著色劑「銅葉綠素」、「銅葉綠素鈉」

2. 陸貨麥芽糊精冒台貨

2014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2月 工業漂白劑漂白豆芽

鼎王麻辣鍋湯頭由大骨粉、雞湯塊混製

4月

1. 雞蛋殘留抗生素

2. 牛、羊、豬肉注保水劑增重

3. 工業漂白劑漂白豆芽

6月 豆乾殘留防腐劑、漂白劑

7月 水產品殘致癌禁藥孔雀綠

9月 餿水油、回鍋油、飼料油混充食用油

10月

1. 塑膠包裝食品含塑化劑

2. 中國大閘蟹驗出氯黴素

11月

1. 洗腎藥桶裝仙草銷售北臺灣、化工原料豆花

2. 貢丸、烏骨雞含禁藥

3. 食品改換包裝,並竄改有效日期後再販售

4. 醃薑泡工業鹽丹

5. 營養午餐的「敏豆」殘留農藥

12月

1. 豆乾含工業染劑二甲基黃

2. 豆腐防腐劑超量

3. 冬至湯圓防腐劑超量

4. 茼蒿農藥殘留超標

5. 金針、竹笙殘留二氧化硫過量

2015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1月

1. 豆腐乳含工業染劑二甲基黃

2. 年節食品苯甲酸、黃麴毒素過量,玉米殘留農藥

2月 飼料雞血混充鴨血

3月

1. 潤餅皮添加工業漂白劑

2. 工業用碳酸氫銨泡製海帶

3. 胡椒粉、胡椒鹽、辣椒粉、咖哩粉摻工業用碳酸鎂

4月

1. 手搖飲料店的茶類飲料殘留農藥

2. 米血摻藥用石膏

3. 胡椒粉、椒鹽粉等調味料含重金屬摻入「工業用」碳酸鎂

5月 蜜餞摻工業用原料

7月

1. 蜂蜜含抗生素

2. 大量過期海鮮

10月 麵條含苯甲酸超標

11月

1. 回收過期肉品、蔬菜再販賣

2. 工業用亞硝酸鈉製熱狗、火腿、培根

12月

1. 蒟蒻條摻工業純鹼

2. 蓮子泡工業雙氧水漂白

2016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1月

1. 三姐弟布丁事件

2. 過期食品流入知名餐廳

3. 蝦子含超標二氧化硫、禁藥

4. 魚鬆成份標示不符

2月

1. 過期冷凍雞鴨肉

2. 過期冷凍雞肉

6月 販賣機奶茶生菌數超標

9月

1. 調和酒冒充釀製酒

2. 過期原料製醬料

3. 過期冷凍水產品

11月

1. 過期水產品竄改保存期限

2. 工業用碳酸鈉浸泡海產

12月

1. 過期雜糧化學藥劑除蟲再販售

2. 工業用明礬炸油條

3. 湯圓添加工業用染劑

2017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1月 機械潤滑油塗抹包子等麵製品

3月

1. 過期乳瑪琳重製

2. 冬瓜磚添加工業用石灰

4月 毒雞蛋事件

5月

1. 販售過期肉品

2. 塗改過期糕餅有效期限

3. 使用過期原料製造蝦味先

4. 過期感冒藥改標重賣

6月

1. 販售過期牛肉等肉品

2. 使用工業用漂白劑漂白豆芽菜

8月 雞蛋芬普尼超標

9月

1. 地下水清洗發霉豆棗重新包裝

2. 鹹鴨蛋檢出蘇丹紅

3. 純蒜酥摻蠶豆

12月 回收過期蛋和破殼蛋重新販售

2018年事件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1月 使用過期原料製作軟糖

2月 瀝青脫毛豬頭皮

3月 牛奶粉混充鮮羊乳

(引用自維基百科: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