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文章
2
活動
3
20160602 德國同居式養老4
https://www.ghr-ido.url.tw/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溫差20250202 本社公關部上了年紀50歲以或者有服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對天氣變化的第一時間~最好待在習慣或熟悉的室內空間。很忌諱氣溫下降的第一時間就做室外的活動,例如清掃庭外、修剪花木、剷雪等;甚至有人喜歡風雨無阻地跑步、運動、游泳等等,最好是寒流來的第二、三天,才適度活動.心臟是對溫度最敏感的器官,天氣降溫時,就已經加大負荷需要血液循環量;如果又增加活動上的量,心臟負荷大與溫差大,人的心臟就容易不舒服.特別是凌晨起床前後,更是多發難過的時間.(本社公關部) 寒流氣溫急凍,最怕心血管疾病來敲門!醫師提點心肌梗塞保命方法 強烈冷氣團來襲,將出現 10 度以下低溫!當氣溫急凍時,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專家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並學會保命自救法,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 寒流來襲加上華南雲雨區南下,全台各地今均呈濕冷天氣,中央氣象局中午再更新發布低溫特報,中部5縣市均納入橙色燈號、屬非常寒冷區域,持續低溫10度左右。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提醒,在春寒乍暖時期,因早晚溫差極大,若有心血管疾病相關病史者,不管任何年齡層,都需要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氣溫急凍,好發心血管疾病 因為在寒流來襲時,低溫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血壓上升,使得血管壁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或中風;而當天氣回溫時,血管急速擴張,使心臟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 陳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 (男大於 45 歲、女大於 55 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肥胖者、停經婦女,或是有抽菸習慣,曾有中風、心絞痛等心血管病史者。 注意症狀,平時應積極檢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性的胸痛、胸悶、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急喘等,甚至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別等到更嚴重的心律不整、心臟跳停等需要急救時才就醫。 陳玠宇指出,心肌梗塞發作未及時就醫,將會大幅增加猝死的風險。心肌梗塞發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醫,無論是按壓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會有所幫助,切勿聽信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20250202本社公關部)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250202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 2025-02-01 2026-02-01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2-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相關連結:http://goo.gl/YuhINy

德國「同居式」養老  台灣的借鏡
20160602 中山大 李書全校友提供 


養老已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話題。各個國家都會依據自身的國情,制定相關的養老模式和體制。今天給大家推薦德國備受追捧的「同居式」養老模式,相信你看完後會有另一種感悟和啟發!

前段日子,我奉老父之命去德國看望孀居的姑媽。德國姑父前年去世,只留下姑媽一個人孤孤單單守著一間大房子過生活。姑媽雖有一個兒子,但他早就搬出去另住。在德國,子女結婚後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一天早晨,姑媽家的門響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推門走了進來,老頭一進門就大聲說:"施密特,我們‘同居’吧?"姑媽高興地說:"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之後,他們又高興地說了一會兒話。

德國老頭走後,我向姑媽表示祝賀,祝賀姑媽再次尋找到自己的愛情。姑媽慌得忙擺手說道:"不,不,侄兒,你誤會了,此‘同居’非彼‘同居’……"原來,姑媽口中的"同居"乃是現今德國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種養老模式——"搭伴養老"。

目前德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德國總人口的23%。雖然德國的養老體制良好,德國人60歲後就可以進療養院養老,根本不會拖累兒女,但很多老人都十分厭倦療養院裡的單調生活,於是,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願組合在一起,過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

雖然老人們生活在"同一間屋子里",但平時他們各做各的飯,只有每周週末在公共廚房聚一次餐,有集體活動時則共同參與——要麼到附近城市旅遊,要麼到劇院聽戲。如果平日里有誰生了病,同居好友們也會主動承擔照顧他(她)或幫助購物等。

姑媽告訴我,剛才來找她的那個老頭兒叫費捨爾,他們是在老年大學里學油畫時認識的,他就住在姑媽家附近,兩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來,於是便都有了"同居"的想法。還有另外兩個孤身老人。

姑媽告訴我,在我來之前,他們就已經一起制定了一份"同居"規則,擬定了各自的義務,如打掃衛生、收拾房間等。

姑媽還告訴我,在德國,除了老人與老人之間"同居"外,一些心態年輕的老人還喜歡與年輕人一起"同居"。德國的出租屋很稀缺,房租也貴得嚇人,青年人普遍遭遇"找房難"。於是,一些老人甘願把自己的房子低價或免費提供給年輕人和他一起住,但前提是年輕人必須承擔部分照顧老人的義務,比如,陪老人聊一會兒天、打掃花園、外出採購,等等。

現在,德國一些城市的民政局和大學服務中心,經常會介紹大學生和孤寡老人家"同居",大學生也很樂於接受這種"新型同居"的形式。

如今,"讓我們同居吧"已經成了德國老人最熱衷的行為。老人之間或老人與年輕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即使老人身體出現狀況也能及時被發現並得到救護。所以這裡老人的平均壽命變得越來越長,德國已成為目前歐洲最"老"的國家,大概與此很有關係。

最近介紹德國這種「同居式」養老的文章很火,不僅是瞭解國外不同的養老方式,更是因為很多中老年朋友認可這種養老方式。

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覺得德國這種「同居式」養老方法不錯,不如把這篇文章拿給朋友們看看吧!新  的  養  老  觀

老伴,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或者老年喪偶,沒有老伴,該怎麼辦?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
    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廖紀華也主張,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把生命窄化,而且對彼此的壓力都太沈重.. 萬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則是難以承受之痛
「夫妻關係太黏膩、太依賴,對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她善意提醒。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不滿意退休生活的,則只有不到10個朋友。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援,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即使保持單身,但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家人、鄰居,參加有意義的組織,照樣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

老伴不會自動掉下來 「沒有朋友的人最貧窮。」
「友誼帶來的快樂,可說是全世界最不需要花錢的東西。」「友誼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仍需要付出一項成本:投入的時間和努力,才能開枝散葉。
老伴絕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而是用心經營的結果。

感謝老朋友 !不論你是男還是女,都是我的老伴說不定我們以後就住一起互助養老了呢~
(本社 公關部20160602)/下列添附:日本幸福銀髮小鎮:http://goo.gl/YuhI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