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最新文章
2
活动
3
20130502 真假食品 黑心食品的历史 吉娜美食两周年庆专刊 作者 杨玟芯4
https://www.ghr-ido.url.tw/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寒流来临及寒波来袭 不要固执於风雨无阻 身体需要适应温差20250202 本社公关部上了年纪50岁以或者有服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对天气变化的第一时间~最好待在习惯或熟悉的室内空间。很忌讳气温下降的第一时间就做室外的活动,例如清扫庭外、修剪花木、铲雪等;甚至有人喜欢风雨无阻地跑步、运动、游泳等等,最好是寒流来的第二、三天,才适度活动.心脏是对温度最敏感的器官,天气降温时,就已经加大负荷需要血液循环量;如果又增加活动上的量,心脏负荷大与温差大,人的心脏就容易不舒服.特别是凌晨起床前后,更是多发难过的时间.(本社公关部) 寒流气温急冻,最怕心血管疾病来敲门!医师提点心肌梗塞保命方法 强烈冷气团来袭,将出现 10 度以下低温!当气温急冻时,是心血管疾病好发时机,专家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并学会保命自救法,以免发生无法挽回的憾事。 寒流来袭加上华南云雨区南下,全台各地今均呈湿冷天气,中央气象局中午再更新发布低温特报,中部5县市均纳入橙色灯号、属非常寒冷区域,持续低温10度左右。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内科主治医师陈玠宇提醒,在春寒乍暖时期,因早晚温差极大,若有心血管疾病相关病史者,不管任何年龄层,都需要特别留意「心肌梗塞」发作风险。 气温急冻,好发心血管疾病 因为在寒流来袭时,低温会造成血管剧烈收缩、血压上升,使得血管壁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或中风;而当天气回温时,血管急速扩张,使心脏耗氧量增加,血流无法顺利回流,心肌梗塞的机率就会增加。 陈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族群,包括年长者 (男大於 45 岁、女大於 55 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病、肥胖者、停经妇女,或是有抽菸习惯,曾有中风、心绞痛等心血管病史者。 注意症状,平时应积极检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状是突发性的胸痛、胸闷、冒冷汗、恶心、呕吐、眩晕、急喘等,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别等到更严重的心律不整、心脏跳停等需要急救时才就医。 陈玠宇指出,心肌梗塞发作未及时就医,将会大幅增加猝死的风险。心肌梗塞发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医,无论是按压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会有所帮助,切勿听信谣言而延误就医时机。(20250202本社公关部)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250202 寒流来临及寒波来袭 不要固执於风雨无阻 身体需要适应 2025-02-01 2026-02-01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弘农吉娜美食服务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营区大顺路 260号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2-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130502真假食品黑心食品的历史吉娜美食两周年庆专刊作者杨玟芯

            馊水奶正在毒害这座城市,每年有8000年孩童的死亡可归咎於这种液体。」你以为这是2008年的北京吗?错!这是1858年的纽约。餐桌上交织著谎言,美味原来是骗局。黑心食品的前生今世,首次全揭秘!「厨房里的思想家」、剑桥大学学者碧.威尔森,将为我们导览这部让现代读者大跌眼镜的食品黑心史。

      这是一个消费者追求有机和纯正食品的时代,更是一个食品丑闻不断爆发的时代。然而,你不必慨叹人心不古,也不必认定西方的月亮比东方圆,这本书要告诉你的是:黑心食品的历史,远比我们想像的要早,造假的恶质程度,过去不输於现在。当代人餐桌上的谎言,至少可追溯到三百年前的英国,甚至可以前溯到把铅掺入葡萄酒里以追求美味的古罗马时代。
            碧.威尔森细细疏理出黑心食品的前生今世,指出食品骗局虽古已有之,但却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大行其道。为何?一方面,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越来越分隔了食品的原产地与销售地,为造假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中世纪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品质监控体系已经崩溃,政府或因为贪图自由市场带来的利润而采取不干预政策,或者无能颟顸,故此,从1756年的伦敦面包门事件到1850年的纽约馊水奶丑闻,再到1904年的芝加哥黑心火腿事件,以至於到1960年代的日本,2008年的中国,甚至2011年的台湾,一部黑心食品的拙劣历史不断旧调重弹,反复上演。
    然而在利欲熏天的黑心世界里,人性良善的力量在不同时代都化身为反黑心罗宾汉。作者叙述了化学家兼商人阿库姆、显微镜专家哈塞尔、《化学大餐》作者和扒粪高手纳德等人的故事,藉著讲述这些斗士的趣闻和传奇,再现出黑心食品背后的技术较量、以及政治与商业利润的纠葛。
    作者也提出令人深省之问:技术进步和观念变化在黑心食品的历史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当人工合成食品的技术日益成熟,廉价的替代食品满足了底层和中产阶级可自由选择的心理时,当形形色色的爽脆剂、软化剂、染色剂、调味剂、除臭剂都以合法的、科学改良的名义添加到食物中的时候,黑心食品又该如何定义呢?不要忘记:一个世纪前从事同类工作的人还在为柠檬酸代替真柠檬而暗自羞愧,现在的调味师已经以艺术家自居了。
    显然,黑心食品的历史还在以各种方式和形态可耻地继续谱写。伴随著工业化和全球化,它从西方蔓延到东方,伴随著技术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它改头换面、粉墨登场,而我们却丝毫不知,吃得津津有味。
    若此,我们从小熟读的古诗真的要改写成「谁知盘中飧,粒粒皆有毒」吗?不要!无论如何,我们期待吃到更健康、自然、不含诈欺的美食,就必须了解食物诈欺的历史和手段。

重要事件:人类历史上的重大黑心丑闻:
  1756年伦敦,面包门事件。
  劣质面包里加入明矾,黑面包就变成白面包。「加了明矾的面包,就像让满口黄牙的英国人露出洁白牙齿的好莱坞式笑容。」
  1818年伦敦,假茶叶诉讼案。
  把黑刺李叶子煮过、烘烤、揉制、干燥,再用醋酸痛染色,冒充上等中国绿茶。「假茶叶的制作过程,堪称黑心食品艺术的极品。」
  1850-1853年纽约,馊水奶丑闻。
  《纽约时报》披露说,这种肮脏的液体一年内导致了八千儿童死亡。馊水奶丑闻持续了十多年。
  1898年美国,防腐剂丑闻。
  美西战争中,大批军人因食用添加了防腐剂的牛肉而死亡。
  1904年美国芝加哥,黑心香肠事件。
  畅销书《丛林》披露了大型肉品工场毛骨悚然的场面。该书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堪比《汤姆叔叔的小屋》。           1970-1985年美英,添加剂事件。
  《化学大餐》出版,讨伐美国日常饮食中的各种化学添加剂。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耶诞节大餐中可能含有高达170种不同的添加剂。
  2004-2008年中国,人造鸡蛋、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它们代表了中国经济市场的畸形产物,就像1820年代的英国伦敦和1850年的美国纽约。」
  2004年孟加拉,黑心食品。
  黑心食品泛滥成灾,假货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
  2011年台湾,塑化剂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