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文章
2
活動
3
20150501 創社5年的挑戰--世紀之害:癌症!4
https://www.ghr-ido.url.tw/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溫差20250202 本社公關部上了年紀50歲以或者有服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對天氣變化的第一時間~最好待在習慣或熟悉的室內空間。很忌諱氣溫下降的第一時間就做室外的活動,例如清掃庭外、修剪花木、剷雪等;甚至有人喜歡風雨無阻地跑步、運動、游泳等等,最好是寒流來的第二、三天,才適度活動.心臟是對溫度最敏感的器官,天氣降溫時,就已經加大負荷需要血液循環量;如果又增加活動上的量,心臟負荷大與溫差大,人的心臟就容易不舒服.特別是凌晨起床前後,更是多發難過的時間.(本社公關部) 寒流氣溫急凍,最怕心血管疾病來敲門!醫師提點心肌梗塞保命方法 強烈冷氣團來襲,將出現 10 度以下低溫!當氣溫急凍時,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專家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並學會保命自救法,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 寒流來襲加上華南雲雨區南下,全台各地今均呈濕冷天氣,中央氣象局中午再更新發布低溫特報,中部5縣市均納入橙色燈號、屬非常寒冷區域,持續低溫10度左右。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提醒,在春寒乍暖時期,因早晚溫差極大,若有心血管疾病相關病史者,不管任何年齡層,都需要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氣溫急凍,好發心血管疾病 因為在寒流來襲時,低溫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血壓上升,使得血管壁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或中風;而當天氣回溫時,血管急速擴張,使心臟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 陳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 (男大於 45 歲、女大於 55 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肥胖者、停經婦女,或是有抽菸習慣,曾有中風、心絞痛等心血管病史者。 注意症狀,平時應積極檢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性的胸痛、胸悶、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急喘等,甚至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別等到更嚴重的心律不整、心臟跳停等需要急救時才就醫。 陳玠宇指出,心肌梗塞發作未及時就醫,將會大幅增加猝死的風險。心肌梗塞發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醫,無論是按壓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會有所幫助,切勿聽信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20250202本社公關部)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250202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 2025-02-01 2026-02-01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2-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一位40年經驗的癌症專家:不要再上癌症的當!
2014.11.11理財雜誌/2015.05.01 台北西螺程氏家族提供
{本社編輯:本社成立五年了!前年自己高雄的姊姊因腦癌年輕病逝,這兩週過去兩位同事一位淋巴癌病逝,另外一位突然檢查出眱線癌末期,年紀也就50歲左右,內心很難過。政府與衛生單位失職是社會大眾生患絕症的主因,業者因為法令漏洞的保護而黑心妄為,全民買單死無對證。
可惜民眾還是健忘與冷漠的,導致最後病人自己犧牲,家人受難;本社有見此狀況的漠視、健忘,特別成立網站,逐步累計相關文章於最新文章中,讓很多的朋友可以系統並重複的加強意識與信念。我們已經默默進行了五年,可見我們的遠見與用心良苦。衷心的希望有福的朋友能傳閱給更多人上來網站瀏覽;已經跟我一樣有身旁親人、朋友罹患癌症的話,都要鼓勵他冷靜,並介紹他們仔細看我們的文章。}

日本的癌症專家近藤誠
現年65歲,日本慶應大學醫院放射科醫生,行醫超過40年,敢於發表許多與大眾切身相關卻無人敢說的醫療意見,被日本民眾親切地稱為醫界良心
出生於醫生世家,畢業於慶應大學醫學部,後前往美國留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擔任慶應大學醫學部放射線科講師,專攻癌症的放射線治療,也是聞名全國的乳房保留療法的先驅。其功績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評價,於2012年榮獲60屆菊池寬獎(得獎者皆為對日本文化有莫大貢獻的各界人士)。著有《癌症別急著開刀》《患者啊,不要與癌症鬥爭》《癌症的放任自流療法》等多部敲響醫療警鐘的暢銷著作。真正讓近藤誠被媒體所知的是1988年他發表在日本雜誌《文藝春秋》的一篇文章《乳腺癌不切除而治愈》。因為這個與民眾的認知相悖,很是引人注目,因此影響很大。
但是,因為他的文章與正規醫療常規原則相違背,慶應大學從1988年起,決定近藤醫生永遠失去升職資格。

1.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療
為什麼一些原本很精神的人,得了癌症之後卻撐不了多久呢?這都是因為他們接受了癌症的治療。只要不治療癌症,患者就會保持頭腦清晰的狀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只要處理方法得當,身體也能活動自如。有許多癌症是不會痛的。真的痛了,疼痛也是可以控制的。

2. 真性癌發現得再早也沒用
在第一個癌症幹細胞誕生的那一刻,癌症奪走宿主生命的時間就已確定下來,只不過因為發現得早,表面上的生存時間相應變長罷了。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看“10年生存率,才能判斷一個患者到底有沒有被治好

3. 手術是人工造成的重傷
做完手術後,體力會下降,身體會很容易受感染,還有可能留下終生無法治好的後遺症,死在手術台上也是常有的事。要是醫生建議你做手術,那你最好仔細想一想,做完手術後會怎麼樣,想得越具體越好。而且手術很有可能激發癌症。醫學界有一種形象的說法:一動手術,癌細胞就會大爆發,就會暴跳如雷。因為手術會留下傷口,而傷口破壞了正常細胞的壁壘,血液中的癌細胞會乘虛而入,加速繁殖,最終大爆發。 

4. 化療劇毒
能用化療治好的成人癌只有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睾丸癌、子宮絨毛癌這4種,而這幾種癌只佔所有癌症的10%左右。化療能否延長患者的生命還有待證明,而且藥物的毒性很強,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年齡越大,抽煙的時間越長,化療的毒性就會體現得越明顯。 

5. 90%的癌症,無論治不治,生存時間都一樣
任醫學如何發展,真性癌都是不可能靠人力治好的。癌症消失了”“奇蹟般生還之類的動人故事大多與假性癌有關。假性癌就跟臉上的痘痘一樣,不用管它,自然會消失,可醫生卻通過媒體大肆宣揚我們把癌症治好了。如果你沒有出現痛、難受、吃不下飯等症狀,卻在公司組織的體檢中查出了癌症,那麼這個就一定是假性癌。光靠乳房X光片就能查出的乳腺癌也有99%是假性癌,但大多數患者仍會進行乳房切除手術,請大家多加小心。

6. 靜觀其變比較好
就算醫生確定你得了癌症,要是你感覺不到痛苦,那還是靜觀其變比較好。如果你實在想治療,那就請好好調查一下,看看醫生的診斷是否正確。 

7. 手術成功了癌症治好了
就算手術做得非常完美,無懈可擊,貨真價實的固體癌也一定會復發。 

8. 越是先進的療法,越要小心

很多技術明明還處於試驗階段,可一冠上先進二字,患者就會被牽著鼻子走。總之,請大家對帶有先進二字的療法多加小心。

9. 檢查的做法是全方位拍攝出人體

檢查的做法是從360°全方位發射X光,拍攝出人體的橫截面。1CT檢查的放射線劑量相當於普通X光片的200300倍!1CT檢查的輻射劑量足以誘發癌症。 

10. 強化免疫力可以說是完全無效的

強化免疫力無益於癌症的預防和治療,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無效的。為什麼呢?因為免疫細胞的職責是攻打外來異物,但癌細胞是人體本身的細胞變異而成的,人類的免疫系統不會將癌細胞視作敵人。癌之所以能長到直徑1厘米,之所以會被查出來,都是因為NK免疫細胞沒有把癌細胞當成敵人,這就是免疫系統無法殺滅癌細胞的鐵證。

我們應該怎麼做?

忘記癌症,別做手術,也別做放療,更不要做化療

等身體開始難受了,再想辦法緩解疼痛即可。如此一來,才能在最輕鬆舒適的狀態下延長生命。如果醫生沒有明說,那就不要去問,因為誰都不知道你到底能活多久。無論患者得的是癌症還是其他疾病,都需要由醫生去完成治療行為。但患者沒有必要把決定治療方針的大權交給醫生,醫生也沒有資格對患者指手畫腳。我們可以學習那些不斷滾動的石頭。滾動著的石頭是不會長苔蘚的。只要多活動身軀,多轉動大腦,人體就不會生鏽。只要讓感情變得更豐富,每天都有喜怒哀樂,我們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就不會變遲鈍。遠離讓你不愉快的事情,珍惜活著的喜悅。恰如其分地活動手腳,動嘴皮子,轉動大腦,保持感情與感官的靈活。經常走路,血液就會在全身運轉,不會滯留在下半身,血壓就會比較穩定。哈哈大笑,有助於運動表情肌與橫膈膜,呼吸會變得更深,血液循環也會變好,連身體都會暖和起來。多吃美味佳餚,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能讓心情變得愉悅,讓身體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多巴胺、內啡肽,提升意欲與情緒,如此一來,人生就會變得更快樂。經驗告訴我,只要心情愉快,就會忘記小小的不適,癌症也不會大爆發了。不抑鬱才是最貼合自然機理的、最偉大的保健方法。

近藤誠在一系列書中的主要主張也就是說,如果得了癌症,不要治療,應該讓它自然發展,癌症治療不但無益,而且只會讓患者多受苦痛,飽受折磨。
(本社公關部201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