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文章
2
活動
3
20230801 本社研究部 3A時代-對流通百貨業的衝擊 即將開始!4
https://www.ghr-ido.url.tw/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溫差20250202 本社公關部上了年紀50歲以或者有服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對天氣變化的第一時間~最好待在習慣或熟悉的室內空間。很忌諱氣溫下降的第一時間就做室外的活動,例如清掃庭外、修剪花木、剷雪等;甚至有人喜歡風雨無阻地跑步、運動、游泳等等,最好是寒流來的第二、三天,才適度活動.心臟是對溫度最敏感的器官,天氣降溫時,就已經加大負荷需要血液循環量;如果又增加活動上的量,心臟負荷大與溫差大,人的心臟就容易不舒服.特別是凌晨起床前後,更是多發難過的時間.(本社公關部) 寒流氣溫急凍,最怕心血管疾病來敲門!醫師提點心肌梗塞保命方法 強烈冷氣團來襲,將出現 10 度以下低溫!當氣溫急凍時,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專家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並學會保命自救法,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 寒流來襲加上華南雲雨區南下,全台各地今均呈濕冷天氣,中央氣象局中午再更新發布低溫特報,中部5縣市均納入橙色燈號、屬非常寒冷區域,持續低溫10度左右。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提醒,在春寒乍暖時期,因早晚溫差極大,若有心血管疾病相關病史者,不管任何年齡層,都需要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氣溫急凍,好發心血管疾病 因為在寒流來襲時,低溫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血壓上升,使得血管壁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或中風;而當天氣回溫時,血管急速擴張,使心臟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 陳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 (男大於 45 歲、女大於 55 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肥胖者、停經婦女,或是有抽菸習慣,曾有中風、心絞痛等心血管病史者。 注意症狀,平時應積極檢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性的胸痛、胸悶、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急喘等,甚至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別等到更嚴重的心律不整、心臟跳停等需要急救時才就醫。 陳玠宇指出,心肌梗塞發作未及時就醫,將會大幅增加猝死的風險。心肌梗塞發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立即就醫,無論是按壓人中、放血等偏方,都不會有所幫助,切勿聽信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20250202本社公關部)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20250202 寒流來臨及寒波來襲 不要固執於風雨無阻 身體需要適應 2025-02-01 2026-02-01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弘農吉娜美食服務有限公司 814 高市左營區大順路 260號3F~6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2-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hr-ido.url.tw/hot_509526.html

3A時代-對流通百貨業的衝擊 即將開始!
研究部經理 楊宇   20230801

              2023 AI時代的來臨,對流通百貨業量販業超商、生鮮量販等是一個質變的開始

            從未來物流研究所2022年的調查(如下文),相關業者在2024/1Q 市調2023的成績出來時,受AI科技行銷及直接媒體通訊支付技術平台人類行為HBC改變,預計市場分額改變會更加明顯
(本社研究部20230801)


百貨龍頭新光三越、SOGO市占率都衰退
哪間百貨公司崛起最快?

撰文者:未來流通研究所  2023.07.24

摘要
1.台灣最新產業市占率調查顯示,超市及量販業態已形成實質合併;綜合商品零售業已成各項零售業中,集中度最高的產業。

2.疫情以後,百貨業是復甦力道最強勁的綜合零售業別,2022年營業規模年增15.2%3946億元新高。但百貨龍頭新光三越、SOGO百貨,市占率皆微幅衰退。

3.超商產業規模2022年年增5.7%,業者朝跨業經營、開創多型態的生活服務。超商前兩大業者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2022年合計市占率突破70%

4.市占率」不僅詳實反映產業版圖結構,在以規模經濟為核心策略的零售產業中,更是評估企業競爭優勢變化的關鍵數據。

2022年,台灣零售產業於疫情爆發後,首度迎來全次產業別正向成長。各家企業在疫情期間、疫情後的發展與布局,具體展現在市占率變化上。
本文彙整零售和電商產業的經營數據,結合各家企業在台灣的年營業額,並訪談多位產業資深專家,歸納產業動向與發展趨勢。
此外,在跨業購併及多樣化店態合併經營下,台灣超市及量販業態已形成實質合併,因此本年度研究首度合併調查及計算超市及量販業態市占率。
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合計市占率,首度突破70%
2022年綜合商品零售業展現出兩項顯著趨勢。首先是超市及量販業態的實質合併:大型零售集團加速綜合零售業態的跨業整併,除了強化規模經濟的優勢,亦大幅拉高全通路競賽的資本門檻。
例如2020年台灣家樂福收購惠康百貨(頂好超市、Jasons超市)後,統一集團於20227月宣布收購台灣家樂福(公平會於20235月通過此項購併案);2021年超市龍頭全聯收購大潤發,邁出零售跨業經營的第一步。
其次為綜合商品零售業,在多年來的企業整併及規模經濟下,已成為各項零售業別中,產業集中度最高的領域。超商前兩大業者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2022年合計市占率首度突破70%;百貨產業前4大業者,合計市占率超越50%;超市及量販產業3大業者,全聯、好市多及家樂福,合計拿下高達80%的市場份額。
1.百貨產業
2022年百貨業躍升為疫後復甦力道最強勁的綜合零售業別,營業規模年增15.2%3946億元新高。
蟬聯第一的新光三越百貨,市占率自2021年的21.7%小幅縮減至21.1%;排名第二的遠東百貨市占率自13.6%增至14.6%;位居第三的SOGO百貨市占率自12%減至11.4%。其他大型業者中,以台北金融大樓(台北101商場)及環球購物中心市占率提升幅度較為顯著。
2.超商產業
2022年超商產業規模年增5.7%3821億元,業者朝向跨業經營,也開創多型態的生活服務發展,陸續納入餐飲、健身房、宅配、開發自有品牌/聯名商品、營運共享空間等業務類別,不僅強化業者本身的規模優勢,更間接將更多生活消費「超商化」,成為支撐整體超商產業S型成長的動能。
市占率方面,蟬聯第一的統一超(7-ELEVEN)市占率自46.5%持續攀升至47.9%;排名第二的全家便利商店市占率自22.0%增至22.5%;排名第三的萊爾富市占率約略持平於6.4%
3.超市、量販產業
受代表性業者跨業購併及多樣化的店態合併經營影響,超市及量販業態2022年合計規模達5039億元,成長幅度自2021年的7.3%回落至2.4%
市占率方面,在產業母體擴大的基礎上,全聯實業市占率自32.3%增至32.8%,若納入大潤發,市占率進一步增至37.7%,蟬聯超市及量販產業市占冠軍。排名第二的好市多(Costco)市占率自24.4%大幅攀升至29.8%,為本次調查所有零售業別中,單年度市占率攀升幅度最高的企業。

電子商務持續由momo購物稱霸
2022年全台電子商務業規模達3103億,首度突破3000億元大關,與百貨、超商同為3000億元量級零售業別。不過,2022年電商產業首度面臨成長趨緩的挑戰,年增幅自18.3%回落至8.7%,漲幅與疫情期間相較,近乎腰斬。
在規模競爭強度劇烈的綜合電商平台中,已形成顯著的產業集中化,例如momo、蝦皮購物等指標性業者,在市占率及月流量指標上,持續拉開與對手間的差距。
另一方面,在更著重於品牌溢價能力的中小型品牌電商領域中,展現百花齊放的亮眼成績,反映近年D2C模式(Direct-to-Consumer)的蓬勃發展。
大型綜合電商平台中,2022年富邦媒體(momo購物)拿下33.3%的市場份額,成為台灣首家營業規模突破1000億的電商業者,營業額與市占表現雙雙創下自身歷史新高。不過除了momo購物外,2022PChome、東森得易購、博客來、創業家兄弟等綜合電商平台業者,市占率普遍較2021年下滑。
部分具有品牌溢價優勢的中小型品牌電商採D2C模式逆勢突圍,2022年普遍展現優異成效,連帶拉升周邊服務商的成長表現。例如旗下擁有PAZZOMEIER.Q的美而快,以及主營Life 8的米斯特等,營業額及市占率均有顯著成長。
此外,D2C及電商支援服務的代表性企業,91APP及欣新網,2022年營收成長率分別達14.7%57.2%。雖因營收來源差異未納入電商產業市占排名,但仍反映出電商市場D2C模式的蓬勃發展。(欣新網因部分營收來源與電商產業定義相符,因此部分認列進入排行)

專賣零售業結構零碎分散,大型業者市占率擴張不易
專賣零售業覆蓋範疇豐富多元,與綜合商品零售業相較,產業市占結構較零碎,缺乏掌握強勢市占優勢的企業品牌。大型業者市占率擴張不易,多數業別產業集中度均相對低落,各項專賣業別中,僅美妝藥局及汽車專賣零售業集中度較高。
1.3C家電零售業
2022年疫情趨緩後,3C家電零售業規模成長率自2021年的11.8%大幅回落至1.8%,產業規模為2736億元。市占率方面,燦坤3C市占率自8.4%降至8.1%,全國電子市占率自7.7%略增至7.8%,其他3C家電通路品牌以集雅社與三創數位市占率提升幅度較為顯著。
2.美妝藥局零售業
受惠於代表性企業近年積極布局數位會員及線上銷售,加上藥局業進入連鎖化購併整合加速階段,以及日系藥妝品牌大舉布局台灣市場等因素,推動美妝藥局零售業的營業規模成長。
2022年產業規模年增8.4%2146億元,首度突破2000億元大關,成長幅度更寫下2004年後新高。市占率方面,美妝生活百貨業者寶雅蟬聯市占排名首位,市占率自8.8%增至9.1%
以加盟模式維持每年增加30%店數的大樹藥局,2022年營業額增長29.1%,帶動市占率自5.7%擴增至6.8%;統一超旗下康是美藥妝店,市占率約略持平於6.5%
3.家具家飾零售業
2022年受惠於疫後復甦浪潮,家具家飾零售業規模年增8.0%1970億元,成長幅度寫下2004年後新高。前3大業者排名近年均一致,排名第一的特力屋市占率自8.4%降至7.6%;排名第二的無印良品市占率約略持平於2.9%;排名第3的宜得利家居市占率自1.7%增至2.0%
4.汽車零售業
汽機車及配件用品零售業,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專賣零售業別。2022年產業規模達6820億元,年成長率自2021年的0.1%增至3.2%。值得一提的是,因疫情期間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及供應鏈受阻,影響部分業者市佔表現,2023年車輛陸續交車後,市占率可能出現較大變化。
2022年市占率方面,排名第一的為蟬連冠軍寶座多年的和泰汽車,但受到旗下進口車款供應受阻影響,市占率自21.0%滑落至19.1%;汎德、汎德永業、中華賓士等進口豪華車輛銷售商,市占率介於6.4%5.1%間,與2021年相較均有所提升。
其他日系品牌及日系汽車經銷商市占排名亦相對靠前,如同為TOYOTA體系下的國都汽車、中部汽車、桃苗汽車等,以及HONDA體系的台灣本田、NISSAN體系的裕隆日產等,市占率均高於3.4%
※蝦皮購物、Yahoo奇摩購物、CoupangIKEA、屈臣氏、微風百貨等外資及代表性企業未單獨揭露台灣市場營收,故未納入本次市占率調查。
*本文獲「未來流通研究所」授權轉載,原文:【商業數據圖解】2022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未來流通研究所

(本社公關部引用20230801)